[寓言故事]扛竹竿进城,其父善游

1、扛竹竿进城:

  有一个鲁国人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进城去卖。当他走到城门口时便犯愁了,因为他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将竹竿扛进城去。把竹竿竖起来进城门吧,竹竿比城门高出一截;把竹竿横起来拿着走吧,竹竿比城门又宽出一截。他横着、竖着比划了半天,搞得满头大汗,就是进不了城门。   这时,一个老头经过城门。他看见那人愁眉苦脸的样子,非常自信地走过去对他说:“我虽然不是什么圣人,但一生经历的事情比你多。既然是竹竿长、城门小,你为什么不把竹竿从中间截成两段呢?那样不就变成竹竿短、城门大,可以毫不费力地进城了吗?”   拿竹竿的人听了非常高兴,说:“太好了。”   于是他找来锯子,将竹竿锯成两段,然后进了城门。   可是,这个卖竹竿的人在城里转了一天,竹竿就是卖不出去。因为他没想到,锯短的竹竿虽然是扛进了城,但是由于其用途不大,无人问津,所以几乎成了废品。   这则寓言既讽刺了鲁国人的愚蠢可笑,更嘲笑了那个自以为见多识广、喜欢乱出主意、好为人师的老头。正是类似这老头的一些人的瞎指点,使许多好事都办糟了。

2、其父善游:

  一天,有个人走到江边,老远就看到一个汉子抱着一个婴儿,正要把他抛到江里去。婴儿大声哭着、叫着,吓得用双手紧抓着汉子的衣襟挣扎着不放。   这时,围上来一群人。有人指着那汉子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那汉子说:“我要把他放到水里去让他自己游水。”   那些人都感到十分诧异。其中一个人指着汉子说:“这么小的婴儿怎么会游水呢?把他一丢进水里不就会没命了吗?”那汉子满不在乎地说:“这个孩子的父亲十分擅长游泳,水性很好,因此孩子的水性肯定也好。把他扔到江里去,我们正好可以欣赏小孩子游泳。”   听了那汉子的话,人们都摇头。其中有个人斥责汉子说:“你这人也太混账了!他父亲擅长游泳,这孩子难道也肯定擅长游泳吗?我问,你父亲擅长什么?”   汉子回答说:“木匠。”   那人又问:“你也会木匠吗?”汉子理直气壮地回答说:“我也擅长木匠。”那人问:“你生下来就擅长木匠吗?”汉子说:“是长大后跟随父亲学的。”   那人说:“这就是了。你父亲擅长木匠,你不可能生下来就会木匠,而是后来学的。你怎么能要求这个婴儿生下来就像他父亲一样会水呢?像你这样办事情,也真是太荒谬了!”   故事告诉我们,知识与技能是无法遗传的。一个人单纯强调先天智力和体能因素的作用,而忽视后天刻苦学习的重要性,那是幼稚可笑的。

3、神龟的智慧:

  有一只神龟被一个打鱼人捉住了,于是神龟托梦给宋国国王宋元君。   这天夜间,宋元君睡梦中只见一个人披头散发、探头探脑地在侧门窥视,并对宋元君说:“我住在一个名叫宰路的深潭里。我替清江水神出使到河伯那里去,路上,被一名叫余且的渔人捉住了。”   宋元君早上醒来,想起夜间的梦,觉得奇怪,于是叫人占卜这个梦。占卜的人说:“这是一只神龟给大王托的梦。”宋元君问左右的人说:“有没有一个叫余且的渔人?”左右回答说:“有一个渔人就叫余且。”于是,宋元君命令手下人传余且来朝见。   第二天,余且来见宋元君。元君问他说:“你打鱼捉到了什么东西?”余且回答说:“我用鱼网捕到了一只大白龟,龟的背围足有五尺长哩。”宋元君命令余且将白龟献上。余且赶忙回家将捉到的白龟献给了宋元君。   宋元君得到这只神龟后,几次想杀掉它,又几次想把它养起来,心中总是犹豫不决,最后只好请占卜的人来做决断。占卜的结果是:“杀掉这只龟,拿它做占卜用,这是吉利的。”于是,宋元君命人将白龟杀死,剖空它的肠肚,用龟壳进行占卜,总共卜了72次,竟然次次都灵验。   后来,孔子对这件事深有感慨地说:“这只神龟有本事托梦给宋元君,却没有本事逃脱余且的网;它的智慧能达到72次占卜没有一次不灵验的境地,却不能避免自已被开肠剖肚的灾祸。这样看来,聪明也有受局限的地方,智慧也有照应不到的事情。” 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哪怕再高,也比不上大家的智慧。因此,只有万众一心,群策群力,才能把事情做得比较周全。

4、游水之道:

  有一次,孔子带着他的几个学生到吕梁游览观赏美妙的大自然景色。只见那吕梁的瀑布飞流而下,从三千仞高处直泻下来,溅起的水珠泡沫直达40余里以外。瀑布下来冲成一条水流湍急的河,在这里,就连鼋(yuan)鱼、鼍(tuo)鼈这一类水族动物都不敢游玩出没。然而,孔子却突然发现一个汉子跳入水中畅游。孔子大吃一惊,以为这个汉子有什么伤心事欲寻短见,于是,他立即叫自己的学生顺着水流赶去救那个人。   不料,那汉子在游了几百步远的地方却又露出了水面,上得岸来,披着头发唱着歌,在堤岸边悠然地走着。   孔子赶上前去,诚恳地问他说:“我还以为你是个鬼呢,仔细一看,你实实在在是个人啊!请问,游水有什么秘诀吗?”   那汉子爽快地一笑说:“没有,我没有什么游水的秘诀,我只不过是开始时出于本性,成长过程中又按照天生的习性,最终能达到一种境地是因为一切都顺应自然。我能顺着漩涡一直潜到水底,又能随着漩涡的翻流而露出水面,完全顺着水流的规律而不以自己的生死得失来左右自己的行为,这就是我游水游得好的道理。”   孔子又问道:“什么叫做开始出于本性,成长中按照天生的习性,而有所成就是顺应自然呢?”   那汉子回答说:“如果我生在丘陵,我就去适应山地的生活环境,这叫做出自本来的天性,如果长在水边则去适应水边的生活环境,这就是成长顺着生来的习性;不是有意地去这样做却自然而然地这样做了,这就叫顺应自然。”   孔子听了汉子的一番话,若有所悟地点头而去。   聪明的人之所以有智慧,就在于他能找到生活中的规律并掌握规律,因此做什么事都会得心应手,并且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。

5、宣王之弓:

  齐宣王有个特点,喜欢听别人对他说恭维话。齐宣王爱好射箭,他喜欢听别人说他不论多强硬的弓都能够拉开。其实,齐宣王自己拉的弓,拉开时所用的力气还不到三石。   齐宣王射箭时,常常向身边的大臣们表演拉弓。他身边的近臣们为了奉承自己的国君,一个个都是先拿起宣王的弓,站好姿势,故意拉起来试试。这些近臣们在试弓时有意地做出很认真的神情,装出拼命地使出全身之力的样子:闭住嘴,鼓满两腮帮,将眼睛瞪得大大的,一眨不眨地站在那里,再慢慢地将弓拉到半满时故意停一下子就松开手。他们都说统一调子的话:“这张弓好厉害!真是强劲极了。如果没有九石的力气是别想将它拉开的。”“那还用说,这么强的弓,除了大王您以外,是没有人能够拉开的。”“世界上像大王这样能拉这么强硬的弓的人是很少有的。”……听了这些特别顺耳中听的话后,齐宣王的心里感到特别舒服,心里乐滋滋的,甜甜的,比蜜还要甜。   这样,齐宣王所拉的弓虽然只需用不超过三石的力,但是他一辈子都认为他拉的弓,没有使出九石的力是拉不开的。   拉开这张弓只用三石的力就可以了,这是实际;而用九石的力,则是徒有虚名的啊!齐宣王只喜欢虚名,却不知道他的实际的力量究竟有多大。  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: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喜欢听奉承话。听到奉承话、恭维话就沾沾自喜的人必被人耻笑。

分享到:

网友留言(0 条)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