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成语典故]大义灭亲,口若悬河
1、大义灭亲:
卫庄公的爱妾有个儿子叫州吁,从小就很受宠爱,可是他不务正业,整天只喜欢舞刀弄枪。而当时,大夫石存也有个儿子名石厚,与州吁臭味相投,两个人关系很好。后来卫庄公死了,公子完继位为卫恒公。此时,石存因年纪老迈又不满州吁的作为,便告老还乡。 一天,卫恒公要到洛邑去见周王,州吁和石厚便借送行杀死了卫恒公,并夺取了王位,可是他们不得人心,于是他们商量找石存帮助,以安抚民心。石存告诉前来求助的儿子说:“你们只要去请陈恒公帮你们在周王面前说说,得到周王的同意就好了。”于是石厚和州吁,带上礼物赶往陈国。这边石存暗中写信密告陈恒公,让他帮捉拿杀君王的凶手。当石厚和州吁来到陈国时就被抓起来了。接着陈王派人去问怎么处置这两个凶手。石存就说:“这小子不忠不孝,留他又有什么用?”于是叫人把他杀了。石存的这种做法得到后人的赞许,后来人们称这种行为是“大义灭亲”。
2、口若悬河:
晋朝有一位很有学问的大学问家,名叫郭象。他年纪还小的时候,就展现出很高的才华,十几岁的时候,不但已经就读完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等古书,而且还能一口气背诵出来。 郭象的名声愈来愈大,朝廷派人请他做官,他推辞不掉只好答应,于是就当上了黄门侍郎。因为他平时读了许多书,知识非常丰富,而且他喜欢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里,所以提出的见解往往比别人深刻,而且能够将各种道理说得很清楚,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推崇。郭象口才很好,讲起话来滔滔不绝、有声有色,大家都听得很入神。其中有个太尉叫王衍,听完他的的议论后感慨地说:“听郭象说话,就好象看到瀑布流泻下来的水,滔滔不绝,好象永远不会停止。”
3、三令五申:
春秋时,有个著名的军事家叫孙武,吴王为了试试他的才能,从宫中选出一百八十名宫女,让孙武训练。 孙武命令宫女手拿着长戟(古代一种兵器)并且分成两队,并且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当队长。孙武对她们说:“我说前,你们就看前方,说左就看左边,说右就看右边,说后就看后面。”他命令人准备了处罚的刑具斧头,又再三重申刚才的命令。孙武喊:“右!”宫女们你看我,我看你,觉得好玩,根本就不服从孙武的命令。孙武说:“是我解释得不够明白,命令得不到执行,是指挥官的责任。”就把前面的命令又详细说了一遍。当他再次发出“左”的命令时,宫女们还是笑着不动,吴王也觉得好笑。这次孙武不再自责,他说:“解释、交代得不清楚是将官的责任,交代清楚而不服从命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。”于是命令左右把队长推出去砍头。吴王吓得大叫:“等等,她们是我的爱妃,将军用兵的才能,我很明白,请不要杀她们。”孙武回答:“将在军中,君王的命令可以不听从。”坚决把吴王的两名宠妃砍了头,同时另外任命两位宫女做队长。宫女们很害怕,孙武再次发令时,所有的宫女都整齐认真地操练,不敢当作儿戏了。吴王也不得不佩服孙武的才能。
4、士别三日:
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,也没什么学问,鲁肃见了他总是摇头,认为他没什么可取之处。可是过了不久,鲁肃再次见到吕蒙的时候,感到十分惊异,因为吕蒙与以前大不相同了,跟他谈话时,他总是讲得头头是道,鲁肃就很疑惑地问吕蒙是甚么原因让他改变了,吕蒙回答说:“与人别后三天,就应该另眼相待了呀!”
5、尸位素餐:
尸音史,是古代祭礼中的一个代表神像端坐看而不须要做任何动作的人。“书经”有句道:“太康尸位””尸位就是源出于此,用来比喻一个有职位而没有工作做的人,正如祭礼中的尸,只坐在位上,不必做任何动作一样。“素餐”也是出于诗经:“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。”后人于是用“素餐”来比喻无功食禄的人。把“尸位”和“素餐”两者连合成为一句成语,应该说是出于“汉书”,因为该书的“朱云传”裹:“今朝廷大臣,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。”整句成语的意思,也是和上述的尸位和素餐相同。这样说,我们要研究成语的出处,对这句成语分合的出处,也应该详细知道。一般机关、社团、商店的冗员,凭看人事或其他特殊的关系,只知道每月按期领取薪金,每日吃喝闲坐,而不做任何工作,这种人都可以说是“尸位素餐”。此外,一般工作能力很差的人,虽然已经尽了自己的能力服务,但事情总是做不好,毫无成积可言,这种人能够保持职位,不是靠自己的本领,而是藉着特殊关系,因此也可以说“尸位素餐”。又如某人向朋友说,自己本来没有甚么本领,幸蒙东主的照顾,得到解决生活,但自己“尸位素餐”,良心上也有点内疚。这样说,又成为很得体的谦话了。
<< 上一篇
下一篇 >>
网友留言(0 条)